静观其变!OPEC+维持减产计划,油价会怎么走?
随着欧盟对俄石油出口禁令即将生效和价格上限谈判推进,近期国际油价波动有所加剧,市场密切关注全球能源供应形势及欧佩克可能作出的反应。当地时间4日,产油国组织OPEC+召开部长级会议,决定维持目前的生产计划不变。
原油经纪商PVM Oil Associates高级市场分析师瓦尔加(Tamas Varga)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OPEC+正在密切关注全球经济放缓下的供需形势风险,“考虑到欧盟对俄罗斯海运石油价格上限的影响,产油国联盟选择了暂时等待,同时保留了下一步行动的空间,维护能源供应稳定和价格合理区间是最符合各成员国利益的方式。”
OPEC+谨慎控产
在上次OPEC+部长级会议上,各方同意从11月起减产200万桶/日,约相当于全球需求的2%,这创下了2020年疫情以来最大降幅。
然而限产计划对油价的影响相当短暂,上周WTI和布伦特原油一度跌至近一年低位。全球经济放缓压力对需求端的影响成为了近期打压油价的主要利空。欧佩克在市场月报中将2022年全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预测下调至255万桶/日,供过于求风险正在酝酿中。该组织还将2023年全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预测下调至224万桶/日。
不过在外界不少进一步减产的猜测声中,OPEC+决定暂时静观其变。欧佩克官网发布的声明显示,决定出于市场考虑,这是稳定全球石油市场的必要和正确的行动方针。值得一提的是,会议重申了此前的观点,将坚持积极主动和先发制人的方针,及时采取额外措施应对价格变化,以支持石油市场的平衡和稳定。
科威特石油部长阿尔-穆拉(Bader al-Mulla)在会议后表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飙升和高利率对石油需求的影响是“持续谨慎”的原因,OPEC+希望确保市场稳定。
瓦尔加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需求端冲击风险有所加大,供过于求的担忧依然存在,这在三大组织的展望报告中很明显。“如果全球经济进一步放缓,从四季度到明年上半年,原油库存水平将再次回升,进而冲击油价。”他说道。
近期国际两大原油近期合约贴水逆转和远期合约间价差大幅缩小显示了供需形势的变化。瓦尔加分析道,这种情况在过去两年很少出现,近期全球主要经济体数据表现疲软,因此无论从合约价格走势还是价差结构都反映出需求端低迷的前景预期。
据媒体援引欧佩克内部消息人士的话称,OPEC+目前希望评估接下来一系列对俄石油制裁对市场的影响,并观察一些国家的石油需求前景后再做决定。如果有必要,OPEC+可以临时召开专门会议,并在很短时间内及时回应。
价格上限如何影响俄油出口
经过了多轮谈判拉锯,七国集团(G7)、澳大利亚以及欧盟上周决定将俄罗斯海运石油的上限定为每桶60美元。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该上限旨在加强欧盟制裁的效果,限制俄罗斯收入同时稳定全球能源市场。
莫斯科方面对此进行了强硬回击,除了重申不会将原油出售给参与限价令的各方以外,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Alexander Novak)上周日表示,无论设定什么水平,这种干预都可能会进一步破坏市场稳定。诺瓦克指出,即使不得不减产,俄罗斯也不会在价格上限下方进行销售。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以对布伦特原油贴水24.4美元测算,目前乌拉尔原油的市场售价接近61美元/桶,与价格上限相差无几。
不少分析人士已经开始质疑价格上限的有效性。WTRG Economics能源经济学家威廉姆斯(James Williams)指出,由于俄罗斯将出口重心转向亚洲,60美元接近其报价水平,上限令的影响实际可控。Price Futures Group市场分析师弗林(Phil Flynn)直言不讳,“这是一种徒劳的尝试,毫无意义,如果你的价格过低或过高,俄罗斯要么会限制供应,要么价格上限根本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瓦尔加也倾向于价格上限对俄罗斯的影响可能有限,因为俄罗斯过去几个月已经基本消化了欧洲市场份额损失的冲击。在他看来,明年2月5日欧盟对俄罗斯能源制品的禁售令的市场影响更大,涉及产能或达到60万桶/日,阶段性全球炼能的不足将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
近期机构发布的2023年投资策略报告显示,油价前景并不悲观。高盛表示,预计明年布伦特原油期价为每桶110美元,还有近30%的上涨空间。摩根士丹利认为布伦特油价将在每桶85美元至100美元区间波动。
瓦尔加认为,虽然全球经济阴云密布,短期内俄罗斯原油出口不确定性、OPEC+目前维持价格稳定的决心(不排除进一步减产)以及全球范围内逐渐放宽防疫政策带来的略微乐观的经济前景有望给能源市场提供支持。“目前,保持能源供应稳定和价格合理区间是最符合各成员国利益的方式,将布伦特原油价格维持在90美元附近是OPEC+可以接受的范围。”他说道。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主页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lygjjl888.comhttp://www.lygjjl888.com/news/token/news854.html